近日,各高校陆续发布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强基计划作为教育部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20年开始施行,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相较去年,今年各高校招生录取规则有哪些新变化需要着重关注?一起来看!
2025 年强基计划在专业设置方面有诸多新变化。 一方面,部分高校新增了专业。例如: ✅北航新增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大连理工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北理新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天津大学新增合成生物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华南理工新增应用物理学专业; ✅人大新增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 ✅电子科大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 ✅湖南大学新增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等; ✅厦门大学新增药学专业; ✅中山大学新增药学专业。 另一方面,许多高校为现有专业拓展了培养方向。 北理工大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新增培养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包含两套培养方案,依托数学与统计学院和自动化学院进行培养,其中自动化学院的培养方案面向智能科学科技发展前沿;以“AI+机器人”为培养特色应用物理学专业,包含两套培养方案,依托物理学院和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进行培养,其中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的培养方案面向集成电路与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科技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在 2025 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宣布取消五大学科奥赛金银牌获得者破格入围强基计划的资格,这一变动在教育界引发广泛关注。 从过往数据来看,五大学科奥赛金银牌得主长期被清华、北大两所顶尖学府垄断。以 2023 年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为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决赛金银牌获得者中,超过 80% 的学生最终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他 985 高校通过奥赛破格渠道录取的人数寥寥无几。所以该政策对大多数高校而言,实际选拔作用有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 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还保留了 “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成绩的考生” 破格入围资格,但 2025 年的简章已完全删除相关表述,明确将招生对象聚焦为 “高考成绩优异,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的考生” 。 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同样在新版招生简章中不再提及奥赛破格内容,转而强调对考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察。 这一政策调整,标志着强基计划在人才选拔理念上的重大转变。未来高校选拔人才,将不再单纯依赖竞赛成绩这一单一指标,而是更加注重考生在高中阶段形成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 2025年众多高校跟进“单科小破格”入围模式。“小破格”它与竞赛破格入围不同,指的是考生高考单科或几科成绩达到特定标准,满足相应条件就能破格递补入围,但入围后并没有其他优惠政策。 去年,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这 8 所高校采用了该规则。 到了今年,更多高校公布了 “小破格” 规则,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 这一政策对数学、物理等单科成绩优异的考生优势被放大。 目前发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高校中,天大、湖大、西北农林、中海洋4所高校新增单科成绩加权入围政策,北理、华东师大、大连理工保持上一年单科成绩加权政策。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高校单科成绩加权系数在0.2~0.3之间,而湖大今年新增加权系数高达2倍,是此政策下的一个巨大突破! 单科成绩加权入围对拥有相关学科竞赛经历或成绩优异考生来说,无疑是放大了他们的优势,对于入围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同时高校此政策也是重视考生成绩与所选专业的相关性的一种表现,更利于高校对就读同学的长久培养。
2025年多所高校加入“复交南”模式,即校测考核提前至高考后出分前进行,报名成功就有资格参加校测,“全员破格式”入围。
截至目前发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高校中,人大、东南大学加入“复交南”模式。
这一政策校测权重增加,整体利好擅长校测考试及拥有竞赛经历的考生,更可能实现实质性降分录取,且降分幅度大。不过高考后即校测,备考时间过短,考生要做好整体规划。
2025年强基计划另一大利好政策就是扩招趋势明显,从招生省份扩容到新增招生专业,无不预示着招生人数的增加。 湖南大学今年首次面向北京进行强基招生,招生专业为应用化学!此外, ✅中国农业大学新增新疆、贵州; ✅华南理工大学新增广西、甘肃; ✅中国海洋大学新增吉林、上海、重庆、云南和甘肃; ✅中南大学新增天津、内蒙古、海南; ✅电子科技大学新增山西、江苏、湖北、陕西; ✅西北农林新增浙江、辽宁、江西、湖北、新疆; ✅国防科技大学新增陕西。 在强基不断扩招的情况下,考生迎来更多尝试强基报考的机会,同时,也让考生有了更多入围校测与成功上岸的机会。 内容综合自 京城教育圈、京考一点通、网络等 编辑:张星宇 审核:杨雪儿